程共飛
一位寫挽聯的書法家
2008年,入選中國書壇第六屆新人新作展;2009年入選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“堯山杯”新人展;2010年書法作品在上海世博會演藝中心展出;2011年,書法作品獲“上海首屆海峽杯大賽三等獎”;2012年獲上海市第四屆市民藝術大展優秀獎;2013年榮獲上海市百名市民書法家稱號;2015年應邀上海東方衛視節目《絕對中國端午韻》……
他就是上海龍華殯儀館花圈經營組、專門負責撰寫挽聯挽幛的書法家程共飛。
珍惜機會 兢兢業業
1998年,程共飛進入了龍華殯儀館工作。他的崗位在龍華的花圈經營組,負責撰寫挽聯挽幛。他剛進組的時候,只有他一個人負責這方面的工作。也許很多人都以為寫字是多么輕松的工作啊,平時沒事時好多人也喜歡練練字,還要發發朋友圈。但是,大家認真地想一想,如果讓你每天早上寫三個小時,下午再寫三個小時,而且必須寫好了,否則家屬可是會來投訴的!這樣,你還會覺得寫字是一件輕松的工作嗎?!
程共飛這樣描述他的工作狀態:
當我站著寫寫累了,就坐下寫;坐著寫寫累了,就站起來寫;寫到后來,眼睛累得都閉起來了,還照樣在寫,也沒有寫壞了;一個重要的訣竅是:寫一個小時行書、再換寫一個小時楷書、再換寫一個小時隸書,(當然草書是不能寫的。┻@樣寫,不容易產生因過度疲勞而把字寫壞的情況。
原來,寫字也是這么辛苦的工作!
但是,程共飛非常珍惜這個工作機會,軍人的歷練和生活的磨練已經讓他練就了堅韌不拔的毅力,也讓他擁有了一顆知足常樂的感恩之心。
他說:“今天的成績,真要感恩龍華給我這個平臺,感恩所有曾經幫過我的人!沒有龍華這個平臺,就沒有我今天的藝術;是龍華養活了我,養活了我的家,給了我鍛煉的機會,我沒有理由不把字寫好。要憑良心干活,讓千家萬戶的喪家認可!
或者有人會說:挽聯上的字寫好寫壞有啥關系,反正也是很快就要燒掉的。此言謬矣!對于這份工作的意義,程共飛是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的:一方面,是為了龍華完成任務。而且這也是龍華的一個窗口,一個品牌,書法的高超也能為龍華的形象增輝;另一方面,也是為自己的書法藝術而寫,思考如何在這個平臺上,提升自己的藝術。
既然這樣,就只有兢兢業業地把每一幅挽聯、橫幅的每個字寫好,寫得合乎規范、漂亮大氣!絕不會因為辛苦、因為各種原因而工作不努力、不盡力!
與書為伴 甘苦自知
他草隸的雅趣和拙味,是受了漢代的《石門頌》和《好大王碑》的影響;楷書的端莊是來自褚遂良的筆法;而草書的瀟灑又是有張旭、懷素和二王的影子。他最為擅長的應該是草書和篆隸:2011年,他的作品入展上海市首屆草書展;2011~2014年,作品連續四年入展上海市第一至第四屆篆隸展。
書法是程共飛的工作,也是程共飛的興趣、愛好和事業!從某種角度來說,把工作和興趣如此統一的人,是很幸福的!當然,其中也是甘苦自知的!因為工作中寫字的數量太多,而工作中寫的大字(指大挽聯、橫幅、對聯)和小字(指花圈上的字)的要求,以及工作中使用的紙筆墨,和真正地用心練字既有相通之處,又有不同的地方.
其中,書寫的過程、筆力和感覺并不都是完全相同的。所以,為了自己心中的藝術理想,為了修復一些細微的藝術感覺——而這些細微之處在藝術家的眼里是非常值得細究的,往往在下班之后,他還要花很多時間在讀帖、臨帖上,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小小的書法藝術天地里!
行家一出手,便知有沒有!為了練就這個一出手就必須有的底氣,必須既有短跑的爆發力,又有長跑的耐力!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功力也是日積月累之下形成的!
他說:寫字要心靜。要沉著痛快。所謂沉著:指穩健、穩重;所謂痛快:是指氣勢連貫、筆勢流暢。
2010年,程共飛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。近幾年來,他通過教理論、教寫字,培養了三名上海市書法研究生和八位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!還在今年3月份,由他主筆,和朋友聯名在《中國書法導報》上發表了關于《平復貼》的論文。
快要退休的他,憑著對藝術的執著,一生與書法相伴,如今他的書法也獲得了社會、單位和大家的高度認可!六十歲,也正是書法藝術家的黃金年齡,但愿他在人生美麗的晚景中,源源不斷地創作出不老的作品!
上一條: 油菜黃 胡麻藍
下一條: 有一種愛叫:角色互換